zzxworld

徒步安徽宁国铁匠山

有些事一旦做了选择,就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能这样形容的事我觉得应该包含组队去爬山。不用费劲去找攻略,不用做计划,有人像管家一样安排好一切,出行费用比自己单独去还低,这省心又省成本的爬山方式无法不爱。爬完天目山,还是同样的队伍立马又组织了爬铁匠山,反正没去过,继续选择了无脑加入。

铁匠山位于安徽省宁国市万家乡的黑洞风景区,在浙江和安徽两省的交界处。山名有点特别,据说来自古代朝廷征集了大量铁匠在此山铸剑而得名。我对这个遥远的传说兴趣不大,但对铁匠山在网上流传的另外一个别称却饶有期待,它被称作为「小武功山」。

活动组织者原本的计划是跟去天目山一样,安排私家车几人一组的出行方式,没想到「小武功山」的名号魅力不凡,在几个户外群里发完活动消息,小车直接换成了大巴。临近周末的时候,一辆大巴已经承载不住纷至沓来的热情,又临时增加了一辆。就这样两辆大巴近七十人,定在了周六一起出发。

活动已定,我也开始做准备工作。接下来的一周基本都有雨,周六虽然预报是阴天,我还是订购了一件雨衣以防万一。看网上爬铁匠山的视频,途中有些路段会溯溪而行,我又添置了一双可以套在普通鞋子外面的防水鞋套。除了这些,上周爬天目山时,我感觉背了多年的休闲背包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徒步需求。既装不了多少东西,装重了还软趴趴的压的肩膀不舒服。加上目前的季节,背包紧贴着背部不透气,每次出汗都是后背先湿。考虑再三,我决定入手一款更加专业的户外背包。看了不下十多款不同品牌的户外背包后,最终选择了迪卡侬的 MH500。

本来准备网上买,还能便宜几十块,但在选择 20L 还是 30L 容量上有点犹豫,再三考虑,决定还是去线下实体店看看再做定夺。周三下班后去了迪卡侬的实体店,感觉 20L 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小巧,30L 也没有以为的那么臃肿。本着留足余量的想法,决定了买 30L 的。担心线上下单周五收不到货,直接就在店里入手。

这款背包让我爱不释手,提在手里有点份量,背在身上又感觉轻若无物。两旁的腰袋深得我心,一边放手机,一边放 Pocket 3 口袋相机,想拍时随时就可以抓起来拍。之前这俩放在裤兜里,走路晃来晃去实在难受,现在就舒服多了。有了新包的加入,心里也更加期待周六的铁匠山之行。

转眼就到了周末,五点半的闹钟,起床洗漱,出门吃早点,地铁到集合地点,一切都是熟悉的流程。到的早,先等大巴车,然后再等迟到的人。车到铁匠山前的村子时,已经是十点多。我坐的第一辆车先到,按组织者的安排准备等第二辆车抵达后再一起开始登山。人一下车四散开来,有的人愿意等,有的人不愿意。看有几个人借着找厕所开始进山,我也默默的跟了上去。

IMG_7815

来爬铁匠山的人不少,除了我们,还有从上海和江苏来的队伍。登山的入口处是一个停车场,绑着各色丝带的队伍聚集在这里准备出发。我跟几个队友在这儿等了一会儿后面的队伍,看群里的消息他们还在停车的地方没动身,于是决定边走边等。

铁匠山的入口处是一条溪流,前两天一直下雨,溪水充沛。沿溪而上,大大小小的瀑布让人目不暇接,流水声不绝于耳,徜徉其间,身心舒适,倍感清凉。

IMG_7817

爬山的路在溪流的两边交替向上,时不时的需要踩着石头跨过溪流,这让前来徒步的人有了与水亲密接触的机会。有些是主动的,有些则是被动的。走在我后面的一位朋友前脚踩在一块石头上没稳住,一个踉跄两只脚都落进了水里。水不深,但接下来要穿着湿漉漉的鞋子爬山可不太好受。

IMG_7819

沿着溪流一直往上,路与溪开始逐渐拉开距离。途中经过一处开阔的石台,位于溪流的中间,溪水从两边流过,中间干净又敞亮,坐满了歇息的人。我也忍不住爬了上去,坐着等待后面的大部队。

等了好一会儿,沿路上来了一大群人,我一看就知道是后面的队伍跟上来了。打头的人我认出来是一起爬过龙须山的领队。他也认出了我,看我一个人,以为是独自前来。知道我是前面先走的后,笑着说要批评我。团队出行,违规在先,自然是要虚心接受批评。

跟着大部队走,要比单独走慢了许多。稍微有一点不好走的位置,整个队伍都要停下来耐心等待。溪道越来越窄,溪水越来越小,上山的路越来越陡峭,一些位置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队伍爬到一处巨大的崖石下停下来歇息了会儿,往上不远跨过小溪,就开始了树林间的攀登。

01

这些树貌似根扎的都不深,沿路而上,虬根盘结,像自然生长的台阶,倒是给爬山提供了不少便利。

一直往上,路旁出现了一块巨石,延伸至树林边缘。巨石上是一处不错的观景点,可以远眺群山,俯瞰下方登山入口处的小村落。在浓密的树林里憋了两个多小时,突然有这样一处豁口喘口气,感觉分外舒适。

IMG_7827

继续往上,路两边的树木越来越矮小,感觉就快要到山顶了,对高山草甸的期待让我忍着腿上的酸痛不停往上爬。穿过一道灌木丛,铁匠山的山顶就这样毫无预料的出现在我面前。

IMG_7831

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扛着铁匠山的牌子拍照成了一个标准的打卡姿势。山顶面积不大,围了一圈跃跃欲试的人。我不想凑热闹,继续往前寻找我的高山草甸。走出山顶的灌木丛,终于看到了铁匠山的风貌。

IMG_7833

说实话,一眼望去略显平淡,跟想像中的「武功山」景色有些差距。虽然我还没去过武功山,但网上各种视频已经看了不少,两相对照,即便是以「小武功山」的标准,感觉也有些过誉。如果把远处山头上的灌木都换成草,也许才有那么点意思。

接下来的路是沿着山脊行走,和在山顶最高处俯瞰感觉不同,在山脊上有些位置看不到两旁的灌木,找到了一些草甸的感觉。山风吹过,草丛摇曳起伏。这一刻我想不出还有比待在蓝天白云下,满是青草的山岗上更惬意的事情。

IMG_7837

跟着队伍停停走走,从山顶下到山坳,然后爬上了刚刚在对面看到的山头。这个山头更平坦,草看起来也更茂密,只是距离不长。爬上去没多远,就看到了一块指向铁匠山下山方向的路牌,继续往前就开始下铁匠山。

IMG_7843

下完一个陡坡,路上的风景开始变的一般。铁匠山下山的路完全没有难度,平缓的像是休闲徒步。走这种路下山虽然舒服,但路程相应的也更长,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了老长时间感觉还停留在半山腰。这应该是我目前爬过的山中感到最为单调乏味的下山路。

IMG_7850

下山路的尽头是一条连接着溪边的水泥公路,沿着水泥公路一直走,就回到了早上出发时的停车场。看了看时间,这趟铁匠山一圈下来花了五个多小时。回到停大巴车的地方,等候的人不多,大部分人还在山上。停车的旁边有一家农家面馆,上前去点了一份,吃的有滋有味。感觉爬完山只要是碗热乎的,吃啥都香。

下山的人越聚越多,但这次一起出行的人也多,依然还有超过半数的人没有下山。按活动安排是要所有人都到齐后一起回,等了快一个钟头,在得知山上的人至少还要一个小时才能下山后,前面下山的人有点不再淡定,连司机也发起了牢骚。无奈之下,组织者决定安排已到的人凑满一车先回。我也就提前回到了杭州。

回顾这趟铁匠山之行,总体感受低于预期。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铁匠山山顶的路程个人感觉略短了点;另外一方面是由于我带着「小武功山」的预期而来,实际看到的风景离心目中的小武功山有点差距,导致有了心理落差。我想如果没有这个预期,像爬一座陌生的山一样而来,也许感受会好很多。这让我想起了那句有名的「五岳归来不看山」。我能理解这是形容五岳独有的风景和名气,但天下的山不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总会有它值得一看的风景和体验。每座山不像五岳,五岳也代表不了所有的山,所以铁匠山不是「小武功山」,它只是它自己:铁匠山。

IMG_7845

2 条评论

  1. 小蘭同学
    哈哈,评论完,才发现已来过宁国!
    • zzxworld
      哈哈,没关系,你的这份热心有打动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