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xworld

徒步安徽绩溪龙须山

五月的杭州,一改之前的阴雨连绵,每天都是大晴天。我喜欢不下雨的天气,适合去爬山。但我不喜欢这温度,上来的太快,一晚入夏的感觉。

温度上升除了让人觉得燥热,更让人难受的是蚊虫也开始活跃起来。加入的户外群里不时有人分享在路上开始碰到了蛇,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我对蛇有种深入骨髓的恐惧感,即便它可能是一条人畜无害的无毒蛇。如此缘故,要说服自己在这样的季节里独自去爬山,压力真是跟山一样大。

除了燥热的天气,另外让我犹豫不决的一方面是想爬的山离杭州市区越来越远,也因此让我的爬山成本预算越来越高。这些所谓的成本不止是钱,还有时间。之前乘坐四个小时的公共交通爬鸬鸟山已经是我能接受的极限。再长些即便是到了山脚下也已经没有精力和时间开始爬山。

综上原因,理智告诉我:至少在夏季过去之前,完全没必要再去爬山。但不去爬山,一时之间又找不出什么可以让自己不会待在电脑前消磨时间的事情,所以答案还是只有去爬山。

上周一开始,我还在「天目三尖」和「呼狗崖」这两个目标之间犹豫不决,看到加入的户外群里有人组织周末去爬「龙须山」。若是在五月之前,这样的消息我通常会视若无睹。爬山在我看来就应该是一项走进自然,享受宁静的单人活动。一大堆人去爬山,互相都不认识,既无法享受到自然的宁静,还要被迫融入一个陌生的群体。对于我这种社交欲望极低的人来说,怎么看都是一件不值得去尝试的事情。但现在是五月,独自出行的安全风险和成本让我变得毫无原则,看到低至 50 元的路费分摊,我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加入。

入群的时候才十多个人,我对组织者说的大巴出行有点担忧。虽说人数不够会改成小车自驾,分摊费用也增加不了多少,但自从 17 年在高速公路上经历过一次交通事故后,我就有点不放心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私家车驾驶员。平心而论,这想法很偏执,但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大巴车驾照要求和监管更严格,会让我放心一些。好在组织者很给力,临近周末时,拉满了一车人。

约定的时间在周日,周六开始按活动组织者的要求做准备。买了一份户外意外险,给充电宝和要携带的电子设备充电,去超市买一些零食当午餐。看活动安排中午会在一起聚餐,我特意多买了些零食。水暂时不想买,坐地铁过安检时嫌麻烦,等到了出发地点再买应该也来得及。担心第二天迟到,特意把闹钟定的更早了一些。

周日闹钟一响,立马起身洗漱,比去上班还积极。拿起前一天准备好的背包出门,路上吃了个早餐,然后乘坐地铁去集合地点。到的有点早,大巴车都还没来。路边等了会儿,按照群里发的车牌号找到了大巴车。车上就司机一人。时间还早,包丢车上占个座,去附近找超市买水。买水回来,已经来了不少参加活动的人。认识的相逢一笑,聊得火热。不认识的独自玩着手机,打发着时间,我属于后者,倒也自在。

IMG_7585

人一多,迟到就在所难免。到了约定的出发时间,还有几人未到。又等了十分钟左右人员到齐才出发。大巴车一路高速,直到十一点半,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龙须山。

IMG_7597

龙须山在安徽省绩溪县境内,一周前我是万万想不到自己会跑到浙江省外来爬山,而且还是和三十多个人一起。人生总是这么的难以预料。大巴车停在龙川景区的停车场,下车后要先穿过旁边的龙川村。龙川村里的小巷子四通八达,原本排成一列走的队伍进村就迷失了方向,开始三三两两的四散开来到处找路。好在村子不大,盯着一个方向走,就来到了村子边的登源河畔。这里有一座风格独特的仿古桥梁,队伍在这里重新集结,一起合了张影,然后开始过河爬山。

IMG_7601

离山脚下还有点距离,浩浩荡荡的队伍顶着中午十二点钟的太阳,在田坎上蜿蜒前行。阳光刺眼,空气仿佛静止了一般,粘稠的让人难以呼吸。来之前领队用大家多出的车费买了几个西瓜,计划是拎到山顶后一起大快朵颐。在这样闷热的环境下没走多远,西瓜已经成了爬山的负担。在路边找了块树荫位置,大家聚到一起进行了减负,然后继续往山里进发。

IMG_7608

到了山脚下,原本的平路开始向上抬升。之前在平路上跟的还比较紧的队伍,开始逐渐拉开距离。我紧跟着前面年轻人的脚步,感觉有点吃力,胸口像压着块石头一样难以呼吸。汗如雨洒,有点担心中暑,手里拿着一瓶水,走几步就补一口。

爬上一段小坡,路又恢复了平坦,两旁的灌木在路的上方结成了一道绿色的走廊,相比刚才爬上来的路,感觉凉爽了许多,总算可以喘口气。穿行到灌木小道的尽头,是一条沿着石壁山谷流淌的清澈小溪。溪水潺潺,清澈透明,沁人心脾。刚刚饱受日晒汗浸的小伙伴们,迫不及待的用溪水洗刷着疲惫。

IMG_7615

从这里开始,要溯溪而上,来到一块崖壁下。先借着崖壁下的树林向上爬,来到一块干净的岩壁前,然后沿着岩壁上凿出来的台阶往上攀登。虽说是台阶,但不能和平常走的台阶相比,也就一脚宽。走在上面,左边是几十米高近乎垂直的崖壁,无遮无挡,右边崖壁上也没有任何可供借力的地方,每一步落脚时都需小心谨慎。

IMG_7618

从这里开始,龙须山开始展现出她独特的魅力。龙须山从半山腰开始,山体基本都是硕大的石头,整个山就像是由几块巨石所垒砌,这导致山顶树木稀少,却为爬山的人提供了良好的视野,以及别具一格的风景。

IMG_7625

快到山顶时,山的质地又有了变化。原本的石壁覆盖了一层豌豆大小的砂石,踩在上面沙沙作响。白色的砂石铺满了山脊,搭配两旁墨绿的松树和草丛,以及远处连绵的群山,白的干净,绿的舒心,蓝的宁静,沉静其中,无以自拔。

IMG_7637

砂石路虽美,但走在上面却需要万分小心和谨慎,特别是带点坡度的砂石路,没有可供借力的抓点,想在上面稳住身子都很困难。坡底如果有树阻拦倒也无碍,但如果是绝壁,可就开不得半分玩笑。山顶的崖壁往下已有百米之高,恐高的都不敢往下多看一眼。

IMG_7633

继续往前,刚刚经过的砂石路还只是开胃小菜。紧挨着的是一座更高的山头。要爬上去,只能沿着石壁的小路手脚并用抓着树枝往上爬。快登顶时有一段石壁无路可走,几根竖着的木头上钉了几根横着的树枝做的简易梯子,所有人都只能靠这个梯子翻过石壁。

梯子有点年久失修的味道,钉的树枝有的已经晃晃悠悠。梯子最上面一级离石壁的顶部还有点距离,一步跨不上去,得踩着竖着的木头上留着的枝桠再爬一步才能跨上石壁。问题是竖着的木头固定的并不紧实,让人不敢贸然使出全力。几个身手敏捷,户外经验丰富的人先爬上了石壁,然后在上面稳好自己身体后接应下面爬梯的人,后面的人排队等候,一个个有惊无险的通过了这个石壁。

01

由于是排队经过,等所有人都上到第二个山头,前面上来的人已经等候多时。趁着后面的人歇息拍照的功夫,我和前面上来的一批人开始爬第三个山头。

这个山头更加难爬。首先要面对的是一堵更加高的崖壁,没有梯子,几棵树干胡乱的扎在一起,顶部用绳子扯起来,就成了翻越这道崖壁的工具。这对于我这种从小在农村野大的人不算什么,但对于没经验的人来说,仅是看着就已经心生畏惧。胆大的爬上去继续前行,没把握的选择在原地等待后面的大部队。

IMG_7657

山每高几分,景色就又壮丽几分。在第三个山头的最前面有一座孤立的石头,无遮无挡,视野开阔。站立其上,环视四周,犹如翱翔于天地之间。爬上来的人都忍不住上去打卡拍照。

IMG_7662

继续往上,还有第四个要爬的山头。翻过了前面两个山头,接下来的这个其实没什么难度。只不过需要小心快要登顶时的崖壁路线,往前走的时候,右手边真的是万丈深渊。

02

到了山顶,眼前出现了一条蜿蜒向上的砂石路。两旁树的高度未及路肩,局限一点视野,加上一点想象力,就会有种行走在沙漠的感觉。

03

就在我们一行几人走完这段「沙漠路」,为只剩一半路程而加油打气时,后面匆匆赶来了一位领队。领队告诫我们离后面的大部队太远了,也没有推举一个「领队」角色负责和组织者联系协调,这样过于冒险。我深以为然,也觉得惭愧。从潜意识讲,我只是为了搭个便车,以较低的成本满足自己爬山的愿望。虽然这只是一次由爱好者组织,自愿参加,风险自负的徒步活动,但从活动组织者的角度想,期望的是安安全全地把所有人都带回去。

IMG_7684

后面开始跟着赶来的领队走,沿另外一条山脊下山。和上山的路相比,难度小许多,至少没有上山时需要借助树干翻越的崖壁。前半程依然还是砂石路,只要小心别滑倒,就没有太大问题。走完砂石路后,钻进一个像是废弃的景区。人为修葺的台阶上铺满了厚厚一层树叶,两旁的树木遮天蔽日,暗淡的光线让整条路显的阴森无比。一路快步疾行,穿过一道景区大门,离早上出发的龙川村已经不远。

IMG_7709

和同行的队友在景区门口等了一会儿大部队,发现他们离下山还有点距离,一行人又开始慢慢往龙川村走。到了景区停车场,天色已晚,停车场里只剩等候着我们的大巴车,我已忍不住想要上车去休息会儿。晚上七点多,所有人员都赶到了停车场,人数清点无误后,大巴车开始往杭州赶。等抵达杭州,再转地铁回到住处,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

IMG_7723

这趟龙须山之行让我感触颇多。它打破了我只想一个人爬山的执念,虽然是被动的。也让我体验到和其他人爬山的快乐。大家在爬山之前彼此并不认识,但因为相同的目的聚到了一起,这个目的无关年龄,无关性别,无关职业,无关利益。路上遇到困难就互帮互助,我能感受到那些发自内心的的快乐。从加入这次活动的群开始,组织者从安全风险提示,到要携带的物品,每天都要在群里提醒无数遍。不厌其烦的态度让我曾一度怀疑他们是不是靠这个赚钱的商业团体。但了解后发现,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加上此行的经历,我只能选择相信他们是一群很有热情,愿意付出的户外爱好者。我为第一次组团就遇到这样的一群人而感到荣幸。

龙须山的路惊险刺激,风景震撼人心,但我希望正在看本文的您不要轻易前往。即便是我自己,目前也不想再去爬第二次,原因无外乎沿路存在的诸多安全风险。爬山路上的不稳定因素,上到山顶无任何防护措施的崖壁,加上砂石路,稍有不慎,轻重难料。如果您的性格不是谨小慎微,户外经验不是那么丰富,没有有经验的同伴陪同,准备工作不是很充分,以上说的满足一条我都不推荐前往。

爬山有风险,行动需谨慎。

6 条评论

  1. w sh
    风景好美,我一直是单个人爬山,阅读完博主的分享,感觉一群人也有一番别样体验,气氛,合作,如果可以的话也想加入你们。
    • zzxworld
      加我微信,我拉你入群。
  2. JackChen
    写得不错
    • zzxworld
      感谢好评 😊
  3. 涵子
    我也是安徽的
    • zzxworld
      安徽朋友你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