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xworld

命里有时终须有 - 看繁花有感

最近如果要推荐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那一定非《繁花》莫属。慢工出细活儿的名导王家卫加一众实力派演员,把八九十年代那场时代浪潮下的上海,演绎的淋漓尽致。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全国上下都在为之沸腾。作为一个出生于那个年代普通家庭的八零后,年龄尚幼,对经历过的那场时代变革说不上有什么体验。不过对自己家在那段时期的经历,还保留着一些残存的碎片记忆。

我父亲在那个年代初期和我母亲结婚成家,然后有了两个孩子。二十多岁的年纪,渴望着发家致富,不可能对这场正在经历的浪潮无动于衷。那个年代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层出不穷的成功案例会让你觉得,任何想法只要有勇气付诸于行动,你就能获得想要的一切。所以父亲准备搏一把。

作为一个柑橘历史产区,父亲身边能利用的资源只有橙子。他通过个人和爷爷在村里的声誉为本钱,以欠条的方式收购了上百吨橙子,先用船沿江而下运到宜昌,然后上火车,再拉到北京。南货北贾,以图卖个不错的价格。

橙子拉到北京后,市场行情不及预期,在了解到另外一个市场有更好的价格后,他决定前往更北的城市:哈尔滨。父亲不缺勇气。只是车上的橙子经过几番上下折腾,以及从南到北的冷暖温差,已经无法再支撑父亲的勇气。大部分橙子开始变软发霉,每天清理出来的腐烂橙子都要用车往垃圾场转运。父亲在这场时代中的奋力一搏,于是就这样草草收场。

“真的是死里逃生,……”,这是母亲在回忆那些年的经历时最爱用的开场白。从小到大,父亲对这段失败的经历讳莫如深。我也只能从母亲闲暇吐露的片段中,拼凑出大致的轮廓。

生意失败的父亲背上了十多万的债务,以当时几百元的平均年收入水平来衡量,可能这辈子都爬不出这个坑。面对始料未及的结局,他只能选择躲债不回。最开始的一两年里,母亲都联系不上他,也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上门要债的人每天络绎不绝,家里能搬走的东西都被搬走,一个温饱之家瞬间家徒四壁。那些来得晚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搬的人,就在屋里围坐一圈,任凭母亲沙哑着嗓子说尽好话,承诺保证也无法劝动他们分毫。明知没钱可还还天天来坐着的目的,无非是想要母亲去跟亲戚借钱来还债。只是他们不相信,家里的亲戚们此时早已有意拉远了距离。我能理解这些亲戚们的选择,毕竟这债务放到当时他们的确也分担不起。

父亲终究还是让母亲给找了回来。此时的他应该不再有发家致富的念想。也许会有,但已经没有了本钱,也注定过不了母亲这一关。母亲只想挣踏踏实实的钱,还债已经成了压在他们身上的一道枷锁。在三峡大坝建成之前,县城还在老家对岸。母亲会把家里的新鲜蔬菜背过去摆摊卖菜。父亲则是到处打工,什么活都干。好在他从小就从爷爷手里继承到了「船木匠」的手艺,有人需要造木船时,还有机会去挣点手艺钱。在熬过开始最难的几年后,终于有机会造了一艘自己的木质货船跑运输。在此之后,这艘船也就成为了家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三峡大坝建成后,父亲的木船因为不具备通航条件,业务骤减。此时要还的债也已不多,最终这艘船因为疏于维护,漏水后沉没在江边。母亲说这艘船就是帮我们家来还债的,我深以为然,只是没想到它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想起自己曾经无数次急不可耐的站在江边,就为了能看到它从下游方向出现。直到听见它由远而近的柴油马达声才会开心起来,因为知道它载着父母回来了。

我不知道父母有没有为还清债务这一天而庆祝,或激动。甚至不清楚他们是哪一年的哪一天收回了最后一张欠条。在外工作的我有一年回家无意中问及此事,母亲淡然的告诉我早就还清了,表情和语气就像是在说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回头来看,能以十多年就从当初觉得这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务中解脱出来,除了靠父母夜以继日的努力挣钱,另外也是得益于国家从八九十年代开始的高速发展,让曾经令人绝望的债务金额看起来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我不确定该不该为父母身处的时代而感到庆幸,毕竟他们欠下的债,也因为那个时代而生。

有时想想,如果父亲当年没有做出那个大胆的决定,他们俩是不是能少吃很多苦?现在理应也能过上更轻松的生活。但也无法否决另外一个可能:性格决定了选择。父亲即便是在八十年代没有做出选择,之后的年代也不一定能避免。也许这个坑对他来说只是早晚的事,这样想来,应该为他感到庆幸。

4 条评论

  1. Dorad
    三峡蓄水前那都是03年以前了,10w+的债务在当年可是天文数字... 想当年多少人躲债远走他乡一去不复回。 能一直还债也实属不易了💪
    • zzxworld
      是的,我也非常佩服他们的这段经历。想想这事要是发生在我身上,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故事。
  2. Leoeis
    佩服您父亲的魄力。«繁花»我也看完了,只是这样的真实故事,好像更让人感动。
    • zzxworld
      感谢评论。只是一些平凡的经历。